神秘的大熊雨林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64,000平方公里的面积覆盖了广袤的陆地和海洋。如何前往大熊雨林以及去大熊雨林的哪一部分、去那儿体验什么,是一门不大不小的学问。

关于大熊雨林,有部很有名的IMAX电影《大熊雨林:白灵熊之域》(Great Bear Rainforest: Land of the Spirit Bear)非常值得一看,讲述在遥远的太平洋畔,地球上仅剩的最大片温带雨林中熊、狼、海獭、白灵熊和万物生灵,以及千百年来守护着大熊雨林的原住民的故事。电影简介在这儿:https://greatbearrainforestfilm.com/
大熊雨林,成了许多人一生一次必去的地方。神秘、遥远、也许难以抵达,即使去了,该体验什么,也不是太清楚,不少人有这样的印象。那么,也许这页能提供一些很实用的信息。
大熊雨林的定义:
“大熊雨林”这个词具备着地理、生态、文化以及经济等各个不同层面的含义。2016年2月BC省政府与各原住民部族、环境保护团体、以及林木业代表签署了“大熊雨林土地使用规定”以及“大熊雨林森林管理条例”(Great Bear Rainforest Land Use Order and Great Bear Rainforest (Forest Management) Act),以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准则【Ecosystem-Based Management (EBM) 】将大熊雨林范围之内85%的森林以及70%的原始原生林加以保护,剩下的部分允许进行伐木等经济活动。这个划时代的协议旨在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允许小部分经济活动的平衡。
大熊雨林的大致范围在这张示意图上:

大熊雨林是BC省留给世界的珍藏,每一位省民都有责任保护它。
同一年,威廉王子和凯瑟琳王妃访问BC省,确认大熊雨林是女皇的英联邦皇家森林(Queen’s Commonwealth Canopy)的一部分,将被永久保护。
去大熊雨林体验什么:
大熊雨林生态物种多样化
这里保有地球上四分之一以上的的温带雨林。大熊雨林只有2%的面积被人类活动影响到。绝大部分的地方,崎岖桀骜的海岸线、无数的小岛、礁石、迷宫般的海峡与峡湾、纵横交错的河流与湖泊、千年以上的原始森林、依然如创世之初,狂野不驯。

这儿是加拿大物种最多样化的地方,一些物种比如白灵熊,在地球的别处并不存在。白灵熊(Spirit Bear),又称为科莫迪熊(Kemode Bear),是罕见的黑熊亚种。多处原住民传说中远古时代冰雪覆盖了一切,造物主把一小部分的熊和渡鸦变成了白色,提醒人类曾经历过那个极度物质匮乏的时代。白灵熊在原住民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本身已经极为罕见,但是在大熊雨林的大公主岛(Princess Royale Island)白灵熊的数量是最集中的。
BC省三分之二的哺乳类动物以及四分之三的淡水鱼类栖息在大熊雨林范围内。

已经濒危的淡水贻贝类,生息在贝拉库拉(Bella Coola)附近的埃特纳克河中(Atnarko River):

大熊雨林内不止有熊。
熊、鲑鱼、白头鹰、水獭、还有众多的生灵,组成一个生生不息的世界。正如这张照片反映的,棕熊一家在溪中捕捉鲑鱼,白头鹰虎视眈眈,海鸥随时准备分一杯羹:

鲸群游弋:


海豚群逐:

海狮、海豹闲散自在:


而海中湖中河中随时都有无数的野鸟栖息:


鲑鱼是整个大熊雨林生态的基石。
传统上认为,一共有5种太平洋鲑鱼在太平洋与加拿大西海岸的淡水水系之间有规律地定期洄游:
国王鲑,又称春鲑,各种鲑鱼中最大最强壮最重的,英文是Chinook,平均重量9公斤,体长56-81厘米,超过30磅(13.6公斤)的另有尊称”Tyee“,就是国王或者大酋长的意思,洄游周期是3-7年,最长的一生游历3000公里,甚至可爬升到海拔1500米的内陆高平原;
狗鲑,英文是Chum,也称为Dog Salmon,平均重量3.5公斤,体长56-66厘米,洄游周期3-5年,通常呆在靠近海岸线150公里内的水域;
银鲑,英文是Coho,又称Spring,重量2-5.5公斤,体长56-66厘米,洄游周期是3年,洄游距离中等但有的也会加入跋涉1500公里的大军;
粉红鲑鱼,又称“驼背鲑”,英文是Pink,或者Humpie, Humpback,重量2公斤前后,体长35-46厘米,洄游周期两年,一般也是在靠近海岸线的地方生活。粉红鲑还有个奇特现象,在中北部水域往往是双数年洄游,而在南部水域则是单数年洄游;
红鲑,英文是Sockeye,做成罐头的话则被称为Red Salmon,是5种太平洋鲑鱼中在海上游荡时间最长的,重量2.2-5公斤左右,体长51-61厘米,它们因为体脂含量高,成为最受欢迎的商业捕捞的对象之一。红鲑鱼一般4-5年洄游一次,在有的水系,红鲑洄游时河面一片通红,誉为壮观。

这五种鲑鱼出生在淡水河流湖泊中,经过不同时间的成长,稚鱼游到河口附近继续生活一段时间,然后投身大海。到成熟之后又义无反顾跨越一切险阻游回自己出生的地方,进入淡水之后不再进食,一路躲避各种天敌比如白头鹰、狼、熊等等的猎杀,逆流而上飞跃过岩石、冲过激流,最终来到自己出生的地方,在激烈的觅偶战争中获胜,然后成亲留下下一代。一旦产卵受精结束,鲑鱼们就死去了。他们的残骸变成其它动植物的营养。鱼卵孵化之后靠着水中的养分成长,游向大海,开启新一轮生命的轮回。

鲑鱼壮绝的一生,与海岸森林的生态健康紧密相连。被河水带去大海的养分,靠着鲑鱼洄游又带回到陆地,鲑鱼不论生死,终归会成为别的动物的食物,养活了其他的生灵,又以肥料的方式回馈到生态系统中。
大熊雨林内的生态旅馆,不同寻常的假期:
大熊雨林内覆盖了广大的海域,从南到北有不少乘坐水上飞机、直升机或船只才可抵达的生态旅馆,而前往那里,也许比想象中容易。比如,以出发地在温哥华岛的几个生态旅馆为例,位于大熊雨林腹地加拿大最长的峡湾的奈特湾旅馆(Knight Inlet Lodge),客人只需要乘飞机或自驾到达坎贝尔河市(Campbell River),度假套餐已经包含了往返旅馆的水上飞机(https://www.grizzlytours.com/)。大熊旅馆(Great Bear Lodge)的门户是哈迪港((Port Hardy),客人可以自驾或乘机到达那里,然后搭乘旅馆安排的水上飞机前去(https://greatbeartours.com/)。再会港精品木屋旅舍(Farewell Harbour Lodge)则是自驾到达奥德湾(Alder Bay)或乘机到哈迪港(Port Hardy)从那里可以打的前往Alder Bay,或另行付费请旅舍主人安排交通,所有的套餐包含了往返奥德湾与旅舍所在小岛的水上的士。再会港旅舍为了华人游客还特意备有中文网页:https://farewellharbour.cn/。在北部BC的鲁珀特王子市,库兹马廷荒野旅馆(Khutzeymateen Wilderness Lodge)位于北美第一个棕熊保护区库兹马廷峡湾内,其套餐也包含了往返鲁珀特王子市的水上飞机。《攻略:探秘内湾航道和大熊雨林(2):方外奇境》是几年前探秘库兹马廷荒野旅馆时留下的笔记。这些生态旅馆提供了在大熊雨林里独一无二的体验,在价位上属于生态旅馆中的中档级别。比较高端的则有Nimmo Bay Resort, Sonora Resort, Shearwater Resort等等。在大公主岛((Princess Royale Island)的Klemtu村,伫立着举世闻名的白灵熊旅馆(Spirit Bear Lodge),这个生态旅馆是原住民拥有并经营着的,除了生态旅馆常规的生态旅游项目之外,原住民文化体验也是其中一项。因为位于大公主岛的缘故,目击白灵熊的机会比别处要高,但是,白灵熊依旧是梦幻般的存在。
体验大熊雨林的守护者原住民文化
大熊雨林所在地处于多个原住民领土内,他们是大熊雨林的利益相关人和守护者。这张示意图上的蓝点所在是大熊雨林协议的原住民部族所在(示意图,不是全部)。参与谈判的原住民社区信息:https://www2.gov.bc.ca/gov/content/environment/natural-resource-stewardship/great-bear-rainforest/gbr-partners-communities,示意图链接:https://governmentofbc.maps.arcgis.com/home/webmap/viewer.html?webmap=ffd0fc24f8654e82ad723c012d00b806:

原住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大熊雨林给他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捕捞鲑鱼、蜡烛鱼、养殖贝类、捕鱼、使用红杉树制作生活用品、与其他原住民进行互通往来的贸易,等等。在大熊雨林之内,现代原住民也从事各种经济活动,比如海运、鲑鱼孵化、海产加工、很有限的渔猎,等等。只取所需而不涸泽而渔,做任何重大决定都要参考“七代人”原则,即过往七代先祖会怎样想的、而自己做的决定对往后的七代人会有怎样的影响。这并不是落后不求发展,而是对赖以生存的环境极其慎重地敬畏。
鲑鱼也是自古生活在这里的原住民的重要生活资源与食物。今天,原住民部族为了确保自己的传统食物来源,在大熊雨林的许多河流上游建立并管理鲑鱼孵化场,比如,这个贝拉贝拉港口附近的河口,每到鲑鱼洄游季,可以看到鲑鱼奔腾跃起准备涌进河流,右边蓝色屋顶的建筑物正是原住民自己拥有的海产加工厂,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对大熊雨林中心地带的BC省中部海岸地区的原住民来说,除了鲑鱼,蜡烛鱼(Eurachon)和鲱鱼(Herring)的洄游也是关乎生死的。蜡烛鱼是一种15-20厘米长的小鱼,和鲑鱼类似,也有在初春洄游到出生地淡水水域的习性。因为全身油脂含量奇高,自古以来中部海岸原住民不但将蜡烛鱼作为非常重要的过冬营养品,而且,蜡烛鱼干、蜡烛鱼油也是沿岸原住民与内陆以及更远地方原住民进行贸易往来的最重要的物品之一,他们使用的贸易路线被称为油脂通道(Grease Trails),而擅长这种贸易的原住民部族被称为带货人(Carrier)族人。因为气候变化以及过度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蜡烛鱼一度绝迹于贝拉库拉地区。当地Nuxalk族人在贝拉库拉河畔立起这座献给鲱鱼的图腾柱,含泪的母亲面向河流手里捧着两条蜡烛鱼:

好在,经过族人长达十多年的努力,设立孵化场、把自己的子弟送去学习渔业管理和研究等等,蜡烛鱼现在已经回到贝拉库拉河而且数量逐渐稳定下来了。
鲱鱼洄游并不进入淡水水系,它们的鱼汛也发生在春天,大批鲱鱼洄游到靠近海岸的地方产卵交配,海水被染成奶白色。原住民收获鲱鱼籽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把杉树枝条放进海里,鲱鱼会在上面产卵。鲱鱼籽也是大熊雨林中部海岸原住民的重要食材和经济资源。
体验大熊雨林的原住民文化可以有不同的方式。
比如,在贝拉库拉,参加Copper Sun Journeys公司的文化之旅,深入Nuxalk族人的神圣山林,参观被森林覆盖着的那些神秘石刻,倾听远古创世故事,了解他们的精神与生活哲学:


也可入住原住民拥有和经营的生态旅馆,比如白灵熊旅馆(Spirit Bear Lodge)、奈特湾旅馆(Knight Inlet Lodge)等等。如果时间有限,在温哥华岛上参加原住民旅游公司提供的一日游生态文化船游,向导们沿途讲解大熊雨林的生态和他们部族的历史文化故事。比如,海狼探险公司(Seawolf Adventures)公司将游客带去Kwakwaka’wakw族人的在海上的传统村庄,分享那些从未消失的故事,途中看到熊和鲸都是常态:



或者赫马克第一民族(Homalco Nation)的船游Homalco Wildlife Tours,到位于大熊雨林边缘的Bute峡湾的传统领地进行文化生态之旅:

BC省原住民旅游局的网站上有更多的原住民文化之旅以及供应商的介绍:https://www.indigenousbc.com/。
体验大熊雨林的风景和人文故事:海上与陆地
因为占地宽广,大熊雨林各个角落的风景多彩多姿。除了自古以来居住在那里的原住民之外,后来定居者也留下有趣的故事。
体验大熊雨林海上风光的最好也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搭乘BC渡轮的两条航线:哈迪港 – 鲁珀特王子市,以及哈迪港 – 贝拉库拉市。 途中可看到众多翡翠般的岛屿、各处童话般红白相间的灯塔、蜿蜒曲折的峡湾、平静神秘的水域。航程中工作人员会讲解路上风景名胜故事,途中经常邂逅杀手鲸、座头鲸、灰鲸、太平洋鼠海豚、海狮、海豹,运气好在航道狭窄处还能看到熊在海滩上觅食。



《海上大熊雨林渡轮秘密:内湾航道绝美风景与故事》、《大熊雨林、卡里布自由公路和菲沙峡谷环游(2):海上航程》、《攻略:探秘内湾航道和大熊雨林(1):启航港口》等以往的文章均有提及。
大熊雨林在陆地上的风光一样壮美。无论是是推兹密尔公园(Tweedsmuir Provincial Park)内的彩虹山脉(Rainbow Mountain Range)、王朝大冰原(Monarch Icefield)、罕棱大瀑布(Hunlen Falls)还是贝拉库拉千年红衫林、或者是斯基纳河谷(Skeena Valley)与库兹马廷棕熊保护区连成一片的广大水域,寻幽探秘,未有尽头:



正如海上大熊雨林有守塔人的故事,贝拉库拉河谷居民们靠自己顽强坚韧的毅力用最少的投入破山而出,翻越高山险阻给自己修出了一条自由之路,这也是载入史册的壮举。《大熊雨林、卡里布自由公路和菲沙峡谷环游(4):自由之路的狂野故事》里面转述了当地人的故事。
如何前往大熊雨林:
占地64,000平方公里的大熊雨林可去的地方非常多。首先,了解一下其边界在那里有助于计划自己想去的目的地,然后,找出其附近的门户城镇。
大熊雨林地理边界:
非常详细的边界可以参照BC省政府的网站上提供的教育工具:https://greatbearrainforesttrust.org/geography/。
大熊雨林地图:https://greatbearrainforesttrust.org/wp-content/uploads/2018/10/GBR-Map-9.pdf

大熊雨林和周边主要门户城镇,以及如何前往:
大致上,大熊雨林的范围涵盖了海上与陆地,南起坎贝尔河市(Campbell River)以东海域,北达斯图瓦特(Stewart)以南的库兹马廷峡湾,西与海达瓜依(Haida Gwaii)接壤,东至推兹密尔公园的东部边界以及鲁珀王子市(Prince Rupert)与特拉斯(Terrace)之间的Kasiks-Exstew-Skeena河交汇处、与Nisga’a第一民族的领地相接。贝拉库拉(Bella Coola)、贝拉贝拉(Bella Bella)、海之瀑(Ocean Falls)、维基努斯伍(Wuikinuxv)(大致Rivers Inlet-Owikeno湖地区)、席尔瓦特(Shearwater)、科勒姆图((Klemtu)、哈特利湾(Hatley Bay)、鲁珀王子市((Prince Rupert)是大熊雨林境内主要的城镇。


所有这些城镇都是港口城市,乘坐飞机(固定翼或水上飞机)或乘船可到。BC省渡轮有定期航班连接贝拉库拉、贝拉贝拉、海之瀑、席尔瓦特、科勒姆图。如果驾车的话,陆路交通只能到达贝拉库拉和鲁珀特王子市,从那里搭船乘机前往别处。鲁珀王子市也是加拿大国铁Totem线的终点站。

上个示意图表示一下,原链接在这:

如果前往生态旅馆度假,最简单的就是到这些旅馆的网页上查看如何前往的信息,他们会说明最近的港口或者城市,而这些港口或城市一般是自驾或者乘坐飞机可达的。
希望驾车前往大熊雨林的朋友可以考虑这几种做法:
大熊雨林一日游:
坎贝尔河(Campbell River),从那里参加Homalco Wildlife Tours, Campbell River Adventures, Big Animal Encounters 等船游公司的一日游
马尼尔港(Port McNeill),那里有Sea Wolf Adventures 的一日游
电报湾(Telegraph Cove),那里有Prince of Whales 公司的一日游
还有更多选择,到温哥华岛旅游局官网上看看https://vancouverisland.travel/。
多日自驾环游线路:
因为鲁珀王子港和贝拉库拉是唯二在本土陆地上的城镇,连接16号公路和20号公路前往加拿大其他地方,如果打算从温哥华出发还回到温哥华,自驾线路的设计就必须考虑加入渡轮,这样不会走重复的路。
建议线路一:
第一段,温哥华-渡轮-Nanaimo-Comox 或Courtenay
第二段,Courtenay-Port Hardy
第三段,Port Hardy-渡轮-Prince Rupert
第四段,Prince Rupert-Nass Valley-Terrace
第五段,Terrace-Hazeltons-Smithers
第六段,Smithers-Prince George
第七段,Prince George-Williams Lake
第八段,Williams Lake-Cache Creek or Lillooet
第九段,Cache Creek or Lillooet – 温哥华
线路一的第七段之前也可多加一段,在Prince George与Williams Lake之间的Quesnel,可走岔道Barkerville Highway前往淘金古镇巴克维尔。
建议线路二:
第一段,温哥华飞往Port Hardy
第二段,Port Hardy-渡轮-Prince Rupert
第三段,Prince Rupert-Khutzeymateen Wilderness Lodge
第四段,Khutzeymateen-Prince Rupert
第五段,Prince Rupert飞回温哥华
建议线路三:
第一段,温哥华-渡轮-Nanaimo-Comox 或Courtenay
第二段,Courtenay-Port Hardy
第三段,Port Hardy-渡轮-Bella Coola
第四段,Bella Coola-Nimpo Lake or Anahim Lake
第五段,Nimpo Lake or Anahim Lake – Williams Lake
第六段,Williams Lake-Cache Creek or Lillooet
第七段,Cache Creek or Lillooet – 温哥华
行程可参考:
大熊雨林、卡里布自由公路和菲沙峡谷环游(3):Bella Coola的神圣山林
大熊雨林、卡里布自由公路和菲沙峡谷环游(4):Bella Coola村的故事
大熊雨林、卡里布自由公路和菲沙峡谷环游(5):自由之路的狂野故事
大熊雨林、卡里布自由公路和菲沙峡谷环游(6):空中俯瞰大熊雨林和尼姆波湖的秘密
大熊雨林、卡里布自由公路和菲沙峡谷环游(7): 高原峡谷和村落
大熊雨林、卡里布自由公路和菲沙峡谷环游(8):菲沙峡谷和归程
*以上每段指的是自驾的分段, 并不是过夜天数。有不少地方值得停留至少两三晚的。
总结以上长文,大熊雨林的玩法多样,只要好好计划,一生一次的旅行终能成行。
参考文献:
Stewardship
https://www2.gov.bc.ca/gov/content/environment/natural-resource-stewardship/great-bear-rainforest
https://www2.gov.bc.ca/gov/content/industry/crown-land-water/land-use-planning/regions/west-coast/great-bear-rainforest
https://www.pac.dfo-mpo.gc.ca/fm-gp/rec/identify-identifier-eng.htmlhttps://psf.ca/learn/salmon-f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