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160年老铺Oppenheimer之江湖传奇

Spread the love

在加拿大西部,许多年前,穷人家孩子的圣诞节的回忆包括了壁炉前袜子里的一颗橘子。亚热带水果的柑橘,作为舶来品,曾算是体面的圣诞节礼物,这个传统至今还存在。早在1891年就把日本橘子引进大北方国土加拿大的,是这篇故事的主角Oppenheimer兄弟集团。

从世界各地26个国家和地区引进珍奇蔬果介绍给加拿大人,在世界各地设立自己的签约农场,这个业务,自1891年起从未间断过。现在单是苹果一项,一年进口四千万箱。更不用说加拿大华人热爱的意大利猕猴桃和新西兰黄金奇异果,一切两半,用勺舀起,甜得漏蜜,幸福满面,这个电视广告曾风靡十几年。

A pack of Sungold Zespri Kiwifruit
Zespri Kiwifruit imported by Oppenheimer

这一切都发迹于David Oppenheimer和他的兄弟们在淘金时代打下的江山。而这个公司,在过去160多年来,从未停下创新的脚步,多次被评为管理最佳公司。

David Oppenheimer(1834年1月1日-1897年12月31日)是位传奇人物。他是成功的企业家、慈善家,温哥华市第二任市长,温哥华市的主要基础设施比如电力、自来水、下水道等等事业,大多是在他任内建成或者开始建设的。至今在温哥华用他的名字命名的有小学、公园、建筑物等等,被称为创立温哥华之父。

David Oppenheimer和他的兄弟们Charles (Carl), Meyer, Isaac and Godfrey (Gottfried)出生于德国当时的巴伐利亚公国的一个犹太人商人家庭,1848年移民到美国,正值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淘金热最狂热时期,他们决定与其自己去挖金子,还不如经营商铺、旅馆、餐厅,为淘金客们提供服务,其实,就是从淘金客身上淘金。这确实是聪明之举。他们的同乡和后辈,同是巴伐利亚人的Frederick Trump(1869年3月14日-1918年5月30日),没错,就是美国第45任总统Donald Trump的祖父,也奉行“从矿工身上挖矿”的不二真理,在加拿大育空的Klondike河淘金热时(1897-1900前后)从西雅图一路赚钱到Bennett(现在已经是废弃的“鬼城”)然后再搬去白马市,在那儿经营豪华餐厅、旅馆和妓院。

说回Oppenheimer兄弟们。加州淘金热很快到了尾声,这时消息传出,北方的菲沙河流域发现金子。最早到达的那艘装载沙金的船就是来自维多利亚,淘金客们自然蜂拥向维多利亚。嗅觉灵敏的他们闻风而动,追随着淘金客们的足迹。大哥Charles在1858年到达维多利亚后立刻开了家公司:Charles Oppenheimer and Company,以过来人老法师身份给淘金客们提供淘金最需要的装备和补给:服装、铲子、铁锹、淘金盘、厚衣物等等。菲沙河淘金热紧锣密鼓地展开,兄弟们也马不停蹄地一路开店。David, Godfrey, Issac先是加入大哥的公司,公司变成了家族企业Oppenheimer Bros. and Company,在菲沙河谷的耶鲁镇(Yale)建立起百货和给养店从事批发和零售业务。

Yale Historic Site signage
Yale Historic Site sign and town view

1858-1861年菲沙淘金热期间他们的店铺遍及发现金矿的各个地点:菲沙河沿途的Fort Hope,Lytton,卡里布地区的淘金重镇巴克维尔(Barkerville),库特尼地区(Kootenay)的Fisherville (也就是现在的Fort Steele历史古镇所在)。在此期间Charles退出公司承接修路工程,后来去了美国。公司改名Oppenheimer & Co.。而Goffrey则在1870年和妻子一起搬到维多利亚,作为当地名流继续着上流社会的生活,他一直保留公司股份,去世之后股份由儿子继承。David 和Issac两兄弟一直经营着Oppenheimer & Co. 公司。

除了从淘金客身上淘金之外,David与Issac还在公司所到之处购买土地,进行房地产投资与投机。生意越做越大,他们意识到交通运输之重要性,参与游说政府在1862年开始修建可以深入到金矿区巴克维尔的卡里布马车道(Cariboo Wagon Road)。

因为菲沙河淘金热早已过去,淘金地带已经北移到巴克维尔,耶鲁镇从淘金变成了卡里布马车道上的重镇,David在耶鲁镇一直待到1880年,是当地商界的重要人物。结发20年的妻子在1880年去世,接着1881年的大火烧毁了他的商店,铁路建设也几乎完成,David决定搬去维多利亚。1882年他和兄弟Issac 在那里成立了一个进口批发公司。1885年,兄弟俩嗅到新的商机,铁路带来的繁荣!他们把公司搬到了当时还叫作格兰维尔(Granville)的温哥华所在。早在1878年,他们就已经用Oppenheimer兄弟公司的名义在太平洋铁路的终点附近囤积了大量的土地,成为日后仅次于太平洋铁路公司的第二大地主。在整个19世纪80年代,David和太平洋铁路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生意关联,参与了建设横加铁路的山岳路段。1886年温哥华正式立市,David和Issac都被选为市议员。

1887年,Oppenheimer Brothers Co.建成温哥华第一家日用品批发公司,位于温哥华第一座红砖大仓库内。这座建筑依然存在,而这家批发公司,是现在的Oppenheimer 集团公司批发业务的前身。

David Openheimer在1888年当选第二任温哥华市长。温哥华第一任市长是Malcolm Alexander Maclean,一个地产商,靠种族歧视华人而当选,以后有机会另文描述温哥华在19世纪那个年代对华人充满歧视的黑历史。

David的市长任期是1888年至1891年,一共当了四届。在此期间,温哥华的市政设施突飞猛进:与北温之间有了渡轮、成立了消防局、街车服务、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等等。他还去欧洲与美国招商引资,建立糖厂、锻造厂等等。他也积极倡议建立市区公园,保留绿地。在其任内,斯坦利公园从联邦转入市政府,成为居民休憩的好去处。作为市长,他并没有领取工资,还常常自掏腰包招待贵宾。当然,这也招致公私不分的指责。

David Oppenheimer也是慈善家,即使在经济萧条个人财富缩水的情况下还是很慷慨地捐赠大量土地给市政府建立公园,也捐建孤儿院、犹太教堂、犹太人墓地等等。即使他的政敌在他去世之后也不吝其词颂扬David Oppenheimer的慷慨,称为“温哥华最好的朋友”。他的雕像在1911年被设立在斯坦利公园入口处。温哥华宣布2008年7月12日为David Oppenheimer 纪念日。温哥华的公园和小学用他的名字命名。

David, Issac, Goffrey兄弟们创立的Oppenheimer Brothers 公司一直作为家族企业由后人们经营着。在他去世之前不久育空的Klondike淘金热刚刚开始。作为老牌淘金供应商,自然也没错过这次机会。翻翻当时的报纸广告,公司提供一切淘金必需品的广告词耳熟能详,在Oppenheimer公司的网站的公司简介里还能看到。

Oppenheimer公司开展水果进口业务始于1891年,最早是为了从日本进口橘子卖给在加拿大的日裔劳工庆祝节日所用,之后成为普通民众的圣诞礼品。生鲜水果的进口业务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新西兰苹果、猕猴桃、智利葡萄和其他世界各地的奇珍异果包括牛油果通过他们庞大的供应链进入加拿大的千家万户里。公司业务也不断扩张到进出口批发、营销、地面运输、农场管理。

但最大的创新,在生鲜蔬果批发界几乎是革命性的,必须要提到Oppenheimer集团自主研发的追踪系统。任何出售的蔬果,都能被追踪到产地,详细到农场和批次。他们还设立了Fair Trade(公平交易)认证制度,确保产地得到他们应有的报酬,同时消费者得到最好的品质保证。公司的创新一直在继续,与时俱进,同时保证在消费者和农户之间架起最直接的桥梁。

Oppenheimer集团现在最大的股东和主席是John Anderson,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从Godfrey Oppenheimer的后人手里买下股票,成为最大控股人。公司的名字也缩短成The Oppenheimer Group,后来,更简练的Oppy。而他本人则是从十几岁开始就在公司底层做起,一步步靠自己的努力做到今天。

淘金160多年,从淘金客身上淘金,到成为北美最大的生鲜蔬果进出口和经销商,Oppenheimer集团的成功绝非偶然。当我们吃着来自世界各地有趣的蔬果的时候,不妨看看标签,是不是有这家淘金起家老铺子的印记。


参考文献:

Opp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vid_Oppenheimer

https://vancouversun.com/news/vancouvers-oldest-businesses

https://www.encyclopedia.com/books/politics-and-business-magazines/oppenheimer-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