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公路不仅仅是交通要道,公路本身就是一条绵延几千公里的巨大风景区。继续阿拉斯加公路的冬日自驾,上篇在这儿。
南端的起始点是道森溪(Dawson Creek),但开始修路时给养和人员都是在纳尔逊堡(Fort Nelson)集结的,其实这里才是真正的零英里起点。有意思的是,整条公路沿原先有里程桩的(Mile Post),沿途地广人稀城镇少,当地人会告诉你说,他们的地址是在某某里程桩,而不是某某市某某镇,那个最近的市可能几百公里外呢。因为公路历年修理拉直之后又出现了新的里程桩,最好问清是Old Mile Post, 还是New Mile Post, 据我的观察谷歌地址上出现的是新的里程桩所在,或者并用。纳尔逊堡倒是很简单,新旧都是300英里桩。

怀揣The Milepost 出发。重贴一遍其伟岸的形象,因为太重要了啊。这本大北方旅行宝典里面是新旧里程桩都标出,还标注与公路两个端点的距离,非常方便。路中每个风景美的地方、甚至垃圾弃置所都标出的。自驾的朋友请务必不要随地扔垃圾或者把垃圾扔进路旁草丛或森林里,以免破坏这里脆弱的生态。
一路向北,山在远方,路况很好,路标写着距离,这是Milepost书上标注的距道森溪332.3英里(531.1公里)处,要计算距离纳尔逊堡开了多远,减掉300英里(480公里)就好,我这一路就这么不断做着算术题:

纳尔逊堡是两条河流交汇地:Muskwa与Kechika这两条河的流域被誉为北方的索仁格提(Serengeti) ,动植物丰富,森林草甸茂密,政府、采矿室友业、农牧业、民间环保组织以及原住民达成协议,成立旨在保护物种多样化的64,000平方公里的生态管理保护区,进行有限度的经济活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存和保护生态环境并保护原住民的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出城大约三十分钟左右,335.7英里(536.8公里)处的路旁休息区,建了观景台俯瞰和远眺马斯夸-科齐卡野生生态管理区(Muskwa-Kechika Wildlife Management Area) 的一小角,这里也是沿途爬坡Steamboat 山的顶点附近:


加拿大政府立的路标一半埋在雪里了,阿拉斯加公路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境内是从133公里处到968公里处为止,由加拿大政府负责维护:

停下来散个步拍个照,路肩雪地里不知什么野生动物的足迹,沿着公路走了一小段然后越过路肩和防护栏通向下面的深谷,肯定不是人或者狗(大的足迹是人的)。

再次出发,这样的风景太美:


出发之前就听北部的同事说,阿拉斯加公路冬天给养站开放的不多,如果有开放的商户,一定进去加个油买点东西,既是缓和疲劳也是鼓励商家在冬天没有什么生意时还能维持开门为过往旅客提供方便。另外,这些能够开放的商户一定有啥特别的地方值得去逛逛呢。从纳尔逊堡到利亚德温泉这305公里之间,只有Tetsa River Services & Campground 和Toad River Lodge以及Northern Rockies Lodge有开,好吧赶紧马克。
Tetsa River Services & Campground在The Milepost 上被强烈安利:”A must stop on your Alaska Highay Vacation”,357.5英里(571.7公里处)。据说,成千上万到过这里的旅客们称赞这儿的肉桂面包是“吃过的最好的”。从公路上看过去就是厚厚积雪中几座孤零零的有些历史感的圆木屋而已。但是正如人不可貌相一样的道理,这儿藏着有趣的灵魂呢。
旅舍、加油站、原木小屋,长长的树影,厚厚的雪,北国风光就应该是这样吧:


首先想加个油,门口的油泵写着没有油了,不禁心里一沉。那今天有营业吗?圆木屋的大门似乎关着呢。

二楼有卫星天线,似乎有人住。鼓起勇气正准备敲门,男主人已经把门打开了,既不热情也不冷淡地说,你们进来吧,快点把门关上别让热气跑了。进得门去,外面看着小小的旅舍里面琳琅满目有趣的大小物件,从动物标本到 北方特色服饰到当地特产和艺术家手工制作,外加书籍和古董,应有尽有。
Gift shop corner with medal arts local histories and stories books
Sunny signs about Alaska Highway Coffee and local artisan works Hunting Knives corner at Tetsa River
屋子外面冰天雪地,屋内烧着木头壁炉,暖暖的:

问男主人,听说你家有阿拉斯加公路上最好吃的肉桂面包,我们是为了这个来的,今天还有么?似乎刚才那个不拘言笑的大叔不见了,他的微笑开始出现:当然啦,你找对地方喽!正是在下!要几个,带走还是在这吃?打量了下房间,有桌椅,还有咖啡呢,就说,在这吃好么?行,当然可以啦!然后注意到他家咖啡上标榜着:我家咖啡比一般的苦,但好喝!我要了茶,开车人士则喝咖啡提神。
10分钟后,传说中最好吃的肉桂面包端来了,吓我一跳的巨大一个,快两个手掌大,超级浓郁深厚的肉桂和蜜糖以及奶油,面包绵绵的又有嚼头,香甜无比,我觉得吃完这个可以登仙甜品仙境:

和咖啡、奶一起端来的还有蜜糖、果酱和奶油,大叔骄傲地说:“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生活在荒原地带,自给自足是生存技能!” 赶紧接他的话,“那你们自己发电、自来水也是自己抽的井水吗?”“当然呐!连房子都是我爷爷、爸爸和我几代人自己动手盖的呢”。“今天外面没有汽油了呢”。“是啊,我们这儿的汽油是靠埃德蒙顿那边用大卡车运来的,已经断油两个星期了!”啊哈哈终于打开了大叔的话匣子,我一边香喷喷地吃着肉桂面包一边搭着话,暗地窃喜。
据他说,他家一直是阿拉斯加公路上的老居民。爷爷辈也参与了阿拉斯加公路的建设,修完公路后经营的跟现在一样,给往来旅客尤其是卡车司机提供给养、住宿、休息的地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公路改建拉直了一部分绕过了他家所在的地方,立刻没有生意了,他爸爸就决定搬到这里垦荒盖房,一切重新开始。现在儿子们都已经大了,在别的地方上学工作,有些担忧孩子们不再打算继承家业,毕竟荒山野岭这种生意真的是提供服务挣点非常辛苦的钱。不通水电,没有电话和手机,看电视靠卫星电视有限几个台,没有高速网络。
指给我们看墙上的那些标本,全部都是他爷爷、爸爸和他自己在附近打猎的战利品,有原因有故事的,有的是因为正在停车场干着活猛一抬头发现棕熊跟在他后面已经发起攻击,有的是冬天有狼来袭击他家的牲畜,等等。北国人们的生存环境不是我们城里人能想象的,没有超市供肉,他一般打猎一两次,留下肉来过冬。 留下的这些标本都是因为对他有特殊的意义。

聊开了就好奇我们来自哪里,告诉他说温哥华呢。他就说每年夏天世界各地游客经过这儿,他喜欢观察人。他说,最不喜欢美国人。“为啥呢?他们有些人说话大声大气,通常很友好的呀。”“不是啊,总是有女士假装天真说啥都不懂呐,比如,加拿大的硬币。”我大笑:“我们二十几年前刚来时也这么傻问呢,搞了很久才弄清1毛钱的硬币竟然比5分钱的小”。他也大笑,嗯,这么说来冤枉他们了。他说每次被问愚蠢的硬币问题就郁闷,最后想出一招,把硬币粘到卡片上摆柜台上,人要问了他就指指,得意地拿杰作过来炫耀:

原本只打算15-20分钟的停留,神侃中呆了大概快一小时。临走时逛了逛,找到这个漂亮的桦木火刻画,它会提醒我在这寒冷的北方温暖的圆木屋遇到一位口冷心热的有趣灵魂。结账时大叔竟然大笔一挥,“那个画是我好朋友的,用火烧过的钉子一点点烧出来的,不可以洗水呕。给你打折!”然后再大笔一挥,“我们聊得好开心,咖啡茶都算我请你们的!”大叔,请为了旅人继续守着这个店,我们后会有期。
Pokerwork (Pyrography) artwork on birch plate by E. Meatzen E. Meatzen on the bottom of the artwork
告别Tetsa River Services & Campground继续赶路。没有加到油,Toad river Lodge 必须停一停了。
路况依然不错,再次开始爬升,有些弯道,按The Mile Post上说的,这个弯道过去之后就靠近石头山(Stone Mountain),有个同名省立公园,山顶有湖,起名完全没有创意就叫做山顶湖(Summit Lake)。濒危的本土岩羊(Stone Sheep)据说在这一带出没。

开车人一边小心翼翼地开着,坐车人一边睁大双眼死劲观察。早上吃的肉桂面包太大只,有点昏昏欲睡了。
突然远处出现棕黑色会动的小点,近了就看到这是一群驯鹿在公路中间旁若无人地舔盐,我们停下来耐心地等等。我们距离它们还远,这是镜头拉近了而已:

吃够了,就离开,不耽误我们的功夫:

没有看到珍稀的岩羊,路遇圣诞老人的驯鹿都很好呀!旅途的惊喜就是这样。
远方巍峨的群峰就是北落基山脉(Northern Rockies)的一部分。这列山脉非常古老,原是海底,形成于一亿七千五百万年前的北美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石头山省立公园(Stone Lake Provincial Park)也座落于山脉中,其边界此去2公里处。北落基山脉的山体都很有特色,非常明显地看得到板块挤压碰撞造成的层层褶皱山体,还有地壳变动把沉积岩推举成山后又渐渐被侵蚀变低。

从这里开始的路都是弯道,风景美却需要打起精神注意对面车子。

石头山(Stone Mountain)山顶附近的山顶湖(Summit Lake),路标在373.3英里(597公里)处,曾有Summit Lake Lodge旅馆和服务站,很可惜已经关闭多年。而湖本身是露营名所,风景奇佳,服务有限。这个露营地属于省公园局管辖,预定营地必须尽早。冬天白雪皑皑覆盖了一切,就不进去看了:


和湖平行的公路这一段就是石头山的最高点,山顶湖关隘口(Summit Lake Pass),海拔1295米。从露营地附近开始有条往返6.7公里中上难度的徒步道可达观景点,即使在夏天都有可能遇到暴风雪,不是我们这个水平的人可以尝试的。难以想象夏天该多美,下次换个季节再来。
从这里到我们的下一站蟾蜍河旅舍服务站(Toad River Lodge)之间只有50公里,却涵盖了无数美丽的河流、湖泊、徒步道,夏天徒步和钓鱼客蜂拥而至。服务站屈指可数却大多已经永久关闭,剩下极少几家旅馆冬天也不开放。公路两旁人迹罕至的狂野自然,正是吸引世界各地游客的地方。
弯弯曲曲的山路走完,眼前豁然开朗通向山谷,公路两侧出现小小的村落,似乎更像个公路补给站。左边那个酒红色的房子就是自1940年代开始就已经服务四方客的蟾蜍河服务站,大概得名于附近的蟾蜍河。


对面有条小小的私人飞机场兼跑道,跟公路平行,照片看不清:

旅游宝典The Milepost的介绍说这是个风景优美的山谷,诚不我欺:

北方的天空下,相亲相爱一对儿寒鸦,值得拥有特写:

在停车场啄食盐粒,雪地里留下长长的足迹。鸦生艰难,尤其是冬天:


蟾蜍河旅舍(新路标404.1英里,6747.6公里,旧阿拉斯加公路标识422英里),兼有餐厅、加油站,政府服务代办处、邮局、还有礼品店。如果错过了几间屋子天花板上这一万多顶帽子的阵营,大概会遗憾。这些,都是旅客们签了名留下来的纪念:

西去东来、寒来暑往,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旅人经过这里,打尖,吃个饭,加个油,也许过个夜,然后继续他们的征途。这座建筑,风风雨雨的有无数的故事可说。今天他们提供的服务跟以往其实没有很大的区别,不一样的是,附近多了不少的户外探险公司,他们的信息在这儿能找到。在柜台后面忙活的从口音听似乎是一位韩裔女士,她又有什么故事呢。



生活越是不容易,越要保持幽默的心态。门口这排贴在车上的标语签令人会心一笑:

买了些能量饮料加个油,继续往北开。今天的目的地还很远呢。
前行十公里就已经跨入蒙乔湖省立公园(Moncho Lake Provincial Park)的地界。三月份已经开始解冻,山谷间奶油玉色的蟾蜍河(Toad River)水在浅蓝绿色的冰层下奔腾而去,言语无法形容那种凌冽之美:


阳光灿烂,一阵风吹,飞雪晶莹闪烁,却也彻骨寒冷:

镜中的北落基山脉,是神灵居住的地方:

弯弯曲曲的路伸向远方,我们已经进入蒙乔湖省立公园(Muncho Lake Provincial Park)。远方的群山、湖泊和森林,令人神往,冰雪覆盖着的蒙乔湖(Muncho Lake),只能想象它的宝石蓝:



因为看到麋鹿已经非常心满意足,下面就没有什么期待。但刚刚驶过蒙乔湖,公路左边出现一个庞然大物在拱雪。难道这就是传说中无敌杀手阿拉斯加野牛(Bison)?走近了在公路旁停下望过去,果然如此。通常它们成群结队做路霸的,这头却形单影只,自顾自地寻找埋藏雪中的食物:

燃起希望,此去看到大批野牛的机会很大了。
看到这座桥了,利亚德河桥(Liard River Bridge),跨桥而去就是我们今天长长的征途的终点,利亚德河温泉旅馆。

早上8点半从纳尔逊堡出发,一路走走停停看着风景,306公里后到达阿拉斯加公路上的重镇利亚德温泉旅馆(Liard Hot Springs Lodge)(新路标477.8英里,764.9公里;历史路标497英里)。走阿拉斯加公路,就是奔着这条公路的地标之一野温泉来的,属于不可错过的景点。旅馆的名字并不意味着它自带温泉,断句是:利亚德温泉这个地方的旅馆。旅馆在原住民领地上,木建筑,不豪华,汽车旅馆级别,带有餐厅、加油站和营地。在漫长的阿拉斯加公路上能够有地方住,洗上热水澡,我很满意了。
Liard Hot Springs Lodge A guestroom of Liard Hot Springs Lodge
鼎鼎大名的利亚德河温泉(Liard River Hot Springs)是加拿大最大的野温泉,位于利亚德河省立公园(Liard River Provincial Park)内,在旅馆附近,斜对面的一条小路走进去大约15分-20分钟。这个公园也是热门露营地,夏天一定要提前预定还要看运气的。冬天的温泉池不收门票,但营地有露营费。记得带上毛巾、泳衣、拖鞋,不要带贵重东西,那里只有简单的男女更衣室,没有自来水,附近有个旱厕。
从旅馆出发,走到马路对面然后往右走,没多远会看到公园的入口处的小路:

开车人士可以直接开进去到公园停车场的。我们觉得不远还是走过去吧。入口的公园牌子很大:

收费亭现在没人:

经过停车场之后,就是长长的木栈道架设在利亚德河形成的沼泽地上。这里的生态非常特别,因为有温泉水不断涌入,河水经年不冻,甚至能找到热带生存的兰花和一些昆虫以及淡水螺类:


冰花飘在水面上,很美。常常有马鹿在沼泽河畔出没,尤其是冬天。但是我们没有见到:

沼泽之后就是森林,林中小路的雪没有完全铲走,需要小心行走。斜阳下静静的林子,加上一天的长途旅行,令我有些疲劳恍惚:

终于眼前出现一座很新的木建筑,蒸汽蒸腾,利亚德河温泉池到了:

木板道通向男女更衣室和池边平台,温泉池是天然形成的一个水池,河水不断注入这里又从另一头流出。温泉眼有几处从池子地下冒出,42-52度的池水,真的是最舒服的。这是从高处拍的大致全貌:

池子旁也有栈道往右去,拾级而上通向旱厕。旱厕很干净。强烈建议先上完厕所再去泡温泉,为了大家的安全卫生:

平台修了台阶和斜道供人走到池子中,轮椅人士在有人帮助的情况下也能安全地下去泡汤。

这几位人士站着的地方是泉眼冒出之处,相对来说比较烫:

即使是零下十几二十几的严冬,还是不少人来这里。遇到个当地人说,他几乎每天都来,温泉池开到很晚,半夜泡着温泉看漫天星光和北极光,觉得人生之美事莫过如此。

更衣室四面通风,尽管就在温泉边上,换衣服时还是很冷的。最快的速度换好衣服,穿着拖鞋出去几步路,这时热气扑来反而不冷了。好舒服啊啊啊!全身酸痛的肌肉一下子就松驰下来了,一股暖意从脚底往头上冲,找个地方靠着就这么想昏昏欲睡了:

泡了二十几分钟,跟池子里的当地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真明白他说的为啥要每天下了班就过来泡汤。出池子后给我家某帅温泉池留影,把朋友的脸遮挡一下:

泡完温泉后全身热乎乎的,走回旅馆那段路显得很轻松了。天已向晚,路不熟,沿途解说牌只能匆匆忙忙地浏览下而已。看来周边树下也还是湿地被雪覆盖着呢:


途经大门附近营地注意到,即便是大冬天还有几辆房车在野餐和露营。北方人民就是这么热爱大自然并且皮实不怕冷啊。
回到旅馆休息并吃晚饭,天黑之后再次出门希望能拍到极光,无奈已经疲劳一天又泡过温泉实在顶不住了,匆匆几张树林片子就回房休息。这是敷衍了事的摄影菜鸟的夜空照,最美的星空其实在自己的眼里和记忆力(技术不好,厚颜地找借口):

这样的一天结束得很美好。明天要去北边一点的地方追迹北美野牛,然后南下回纳尔逊堡。
3 Replies to “【游记】冬日阿拉斯加公路(2):阿拉斯加公路至利亚德温泉”
Comments are closed.